西安 – 建筑与地标

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为西安标志性的建筑物,位于西安古城的中心,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坐落于今天的广济街口,后于万历十年(1582)搬迁至如今的地址。明代城市格局中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均于此相交,建设原意是作报时、报警及军事之用。西安钟楼是目前中国存留下来体积最大,保养最完整的钟楼式建筑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钟楼占地面积一千三百七十余平方米,总高度为三十六米,其中用青砖铺砌而成的方形基座高约八点六米,四周宽度为三十五点五米,基座四周墙身各有高约六米的门洞,为古时繁忙的交通要道,可通车通人,打通钟楼四周的东西南北大街。仰望基座以上的城楼,为两层砖木结构的明代建筑,分最高处为金色大宝顶,青色琉璃瓦房顶为四角攒尖顶,呈飞檐状,承托房檐的梁枋有精致的彩绘图案,以红色大斗栱支撑,四周有宽大的回廊。整座建筑看上去气势庄严雄伟。

现在钟楼基座的门洞已被封闭,现在游客要想进入西安钟楼参观,必须通过地下专设的人行通道进入,楼内设有走进西安钟鼓楼的展览,通过大量图片史料介绍西安钟鼓楼的历史,楼内西北角还挂有仿制的唐代名钟景云钟,原物为国宝级文物,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延续西安晨钟暮鼓的传统,钟楼上的景云钟每逢节庆都会敲响,有祝福人民,祈求世界和平之意。

更多详情,请浏览

地址:陕西省西安碑林区东南西北大街交汇处

开放时间:8:30-21:30


西安古城墙

西安古城墙位于现在西安的中心城区,是西安古城的明代城墙遗址,现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西安古城墙建于明代初期,为唐代长安城墙基础上修筑起來的防禦工事設施。城墻经多次整修扩建,现今的城墙全长十三多公里,为闭合长方形状,城墙高度为十二米,横切面呈梯形,上宽为十二至十四米,底宽约十五到十八米。古城墙最初建有四道分别名为长乐、安定、永宁、安远的城门,城门均设三重大门,分别是闸楼、箭楼和正楼;在箭楼和正楼之间还设有名为瓮城的区域,古时是屯兵备战的地方。钟楼的顶端采用古代建筑常用的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其上有一颗金顶,表面为真金铂材质,内里则是木制。屋檐上有一圈深绿琉璃瓦,钟楼内部雕刻精美、绘图艳丽、流光溢彩。古城墙外挖有宽二十米,深十米的护城河围绕,形成一道非常完善且精密的古代军事防卫体系。

古城墙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后,因交通和防空的需要,加建和修葺城门十二座。而古城墙围起来的区域即西安的古城区,面积约为十一平方公里。如今国内现存钟楼当中,跨越了数百年历史的西安钟楼建筑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情况最为完整,不论是从建筑学或者历史古迹,抑或是从艺术价值等方面考虑,西安钟楼在全国同类建筑中都堪称首屈一指。

更多详情,请浏览

地址:西安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域,横跨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三区。

开放时间:

南门(全年800—2200

含光门(全年800—1730

其余门点(41—430日,800—180051—1031日,800—1900111次年331日,800—1800

南门表演:南门仿古开城仪式(每天930南门吊桥广场),武士军阵表演(每天上午1030、下午1630南门瓮城)。


唐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的梁山,乾陵为帝王合葬陵墓,墓主为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以山为陵建造的乾陵为当今保存最完整的唐代皇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长安城建制,陵园有内外两重城墙,其中内城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城墙长1583米,西城墙长1438米,内城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 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在乾陵司马道东侧立有无字碑,而西侧则有述圣记碑,为乾陵最著名的两块石碑;司马道两旁树立着华表柱、石马、石狮子、六十一蕃臣像还有刻工精细、神态栩栩如生的神兽造型上百件。

乾陵与其他唐代帝王陵墓相比还有一处与众不同之处——陵中建有双重城垣,内侧城垣代表京都长安的皇城,外侧城垣则象征其他官员和普通百姓居住的外郭城,体现出唐代都城的总体面貌。唐乾陵共有陪葬墓穴十七座,历史上出土过大量的金银宝器,青铜铁器、陶瓷石刻书画等珍贵文物,在六七十年代在皇陵五个陪葬墓的考古发现中,还发现有六百多件的出土文物,有唐三彩男女立俑、三彩马、绿釉花盆等,部分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更多详情,请浏览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

开放时间:

旺季3-11月份:开放时间800-1800,节假日照常。

淡季12次年2月份:开放时间830-1730,节假日照常。


西安大清真寺

据记载,西安清真大寺始建于742年,此后历代修护保存至今。与很多近现代修建的清真寺不同,这一古老的清真寺依然保持了中国古代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即单体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但整体的建筑布局和清真寺的朝向则采用的是伊斯兰清真寺的建筑方式,将中西方建筑元素融于一身。这种建筑方式,还可以在目前已经为数不多的,有着悠久历史,但未经近现代重建的清真寺中看到。

清真寺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寺中矗立着一座修建于17世纪初的大牌坊,牌坊高度为9米,为木结构,顶上覆有琉璃瓦,梁柱均雕刻精美,总体外貌恢宏大气、雄伟挺拔。俯瞰全寺,形状近似于正方形,寺院中有四进院落:第一进院经过挂有清真寺牌匾的五间楼,便可见院内一座建于十七世纪的巨型红色木结构牌坊,牌坊顶部以青琉璃瓦作顶,檐下的砖雕斗拱等建筑部件做工精细,室内还摆放着明清古董家具;第二进院里则有一座石牌坊,挂有天监在兹牌匾,刻有宋明两代书法家米笥和董其昌真迹的石碑就安放在此;三进院入口则有敕赐殿,殿内的石碑镌刻着阿拉伯语、波斯语及汉语写成的碑文;四进院来到大清真寺的正殿,殿内各式伊斯兰教风格的壁画、蔓草花纹装饰及阿拉伯语雕刻碑文和中国明清传统建筑风格交织,为两种文化交融的结晶。

走出清真寺,由于这一带是回民聚集区,所以到处可见诱人的回民小吃,静糕、泡馍小炒等等。

更多详情,请浏览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化觉巷30

开放时间:08:00-21:00 11-1231 周一至周日)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是西安雁塔区大慈恩古寺的标志,因此又被唤作慈恩寺塔,始建于唐代,为中国著名佛教塔式建筑。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永徽三年(652),玄奘法师通过丝绸之路西行前往天竺,取回佛教经文、佛像、舍利等等,为供奉这些佛教宝物,他在长安慈恩寺当中修建五层高的大雁塔,历时两年才完工,而后又加建到九层,之后经过数次修缮,最终定型为现时总高度为六十五米的七层塔身。

大雁塔为方锥形阁楼式砖塔建筑,由高约四米的塔石基座及主塔组成。塔底部宽约四十八米,呈逐层向上收窄形态。七层高的大雁塔为仿木结构,每层四面均设有一券门,进门为开间,数目并随楼层增高有所递减,一至二层开间数目为九,三至四层为七,五至八层各有五间。游客可从塔内的小楼梯登上大雁塔顶层,俯瞰西安古城的全貌。

大雁塔整体庄严朴实但不失气概,塔内拥有珍贵的佛教珍品:第二层塔室供奉有被称为定塔之宝的鎏金佛祖铜像;三层塔室有一佛舍利塔,里面装有两颗珍贵的佛舍利子;而四层塔室供奉的是珍贵的贝叶经,为古印度的僧人把经文抄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真迹,在仅四十厘米乘七厘米的树叶上精细的梵文经文,十分罕有。塔身造型古朴,雄伟挺拔。在唐朝时,大雁塔为都城长安城的地标建筑,今天它也仍然是西安市的一大代表,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详情,请浏览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南路附近

开放时间:

旺季:8:00—18:30

淡季: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