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築與地標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位於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著名的維多利亞港邊。於1988年正式投入使用,其總面積高達30萬餘平方米。目前,已經累計舉辦48萬多個國際大型活動、展覽、會議等,其中包括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大典,同時也是亞洲區貿易活動中心。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曾獲多個展覽方面的國際獎項。

香港會展中心比鄰五星級酒店、辦公大樓及豪華公寓。它的新翼是由填海擴建而成,坐落在人工島上。建築有三個大型展覽館,共分三層,內含數個大小不一的展廳及會議大禮堂,禮堂可容納4300人,是全球最大的宴會廳之一。

會展二期為金紫荊廣場,不僅放置象徵香港回歸的金紫荊雕像,更是香港每日舉行升旗儀式的地點,意義非凡,其獨特的飛鳥展翅的形態維多利亞港增添絢麗的色彩。每天上午7:50至8:03由身穿禮服的警員主持升旗儀式,現場播放國歌。

會展中心的設備為傷健人士特殊改造,中心的入口設置斜坡以及寬敞的客用升降機、觸覺平面地圖及電感圈輔聽系統、盲人導向指示等設施。

每年均有大型活動、展覽、演唱會在會展中心舉行,其中包括香港書展及巴塞爾藝術展等。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開放時間:9:00-17:00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是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由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經過四年於1989年建成。這棟大廈自建成以來獲得多個獎項,包括2002年香港建築環境評估“優秀”評級獎項、1999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十大最佳建築等。

中銀大廈外形靈感源於竹子,寓意節節高升,同時,也代表著力量、生機、銳意進取的精神。而基座的麻石外牆象徵著中國的長城,氣勢磅礴。整體由四個不同高度的三角柱體構成,兩側有兩個三角形花園,與建築物的三角形主題協調統一,相互印襯,園中的一花一草一木具備中式山水畫的韻味。

中銀大廈現有租戶百餘家。除了有中國銀行(香港)總部的辦公樓層外,還有中海油、霍英東集團、万科置業、南華金融等著名企業在此辦公。更設置了頂層70層為主要觀景樓層,名為“七重廳”。宴會廳可以舉辦各種盛大聚會,上方是高斜的玻璃屋頂,陽光俯射,上下通透。整體設計將光線巧妙運用,認證了設計師的名言:“讓光線來作設計”。

中銀大廈的外形識別度非常高,因為其獨特和富時代感的外型。整座建築為多棱晶體造型,立面採用湛藍色玻璃幕牆。整體猶如一支蓄勢待發的火箭,成為了香港的新標誌。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

開放時間:9:00-18:00


天壇大佛

天壇大佛是香港大嶼山的著名旅遊景點,大佛禪坐在海拔482米的木魚峰上,為巨型青銅坐佛建築。歷時12年落成,寄予香港未來繁榮穩定、國泰民安的厚望。作為香港的宗教地標,每年前往朝拜參觀的信徒和遊客絡繹不絕。這尊大佛除了在藝術上的突出造詣,也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遊客爬上268級石階,便可來到大佛跟前參拜。天壇大佛慈祥地打坐在蓮花寶座上,“天壇大佛”的得名源於其寶座是按北京天壇底座的形貌而建。大佛總高度有三十四米。建造大佛用的巨型銅片多大二百零七塊,總重量有二百二十噸。大佛仿照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面相建成,衣紋、頭飾均參照敦煌石窟的釋迦佛像,神勢莊嚴而顯慈悲,具有隋唐佛教全盛時期的佛像特色,加以創作者的奇思妙想,最終定作。大佛坐在蓮花上,寓意出淤泥而不染。佛像的每一處造型,都具備深厚的宗教意義。

天壇大佛融合了古今佛教造詣精華,同時,把傳統的青銅工藝與現代科技結為一體,代表人類追求和平的最高理想。

遊客參拜完大佛後,可到天壇大佛下層的展覽廳參觀,展廳樓高三層,供奉著佛祖舍利,這裡還會定期舉辦各類文物展覽及弘揚佛法講座。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香港大嶼山寶蓮禪寺前

開放時間:全天


金紫荊廣場

金紫荊廣場位於香港會展中心對開的海濱長廊一帶,為香港極具象徵意義的紀念場所,它標誌著香港的回歸。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當天,中央人民政府贈送一座金紫荊銅像給香港,並將其放置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旁,而這個廣場也稱之為金紫荊廣場。銅像被稱之為“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外表金光閃閃,璀璨耀眼,寓意香港永遠繁榮昌盛。

金紫荊廣場地處維多利亞港口中心,與對岸的尖沙咀相望,是不少旅客道香港旅遊的打卡勝地。廣場一角還聳立著20米高的香港回歸紀念碑,由206塊石板層疊而成,每塊石板代表1842~2047年間的每個年份。紀念碑的底座和柱身均有花崗岩材料製造,特別之處在於香港回歸紀念碑頂部白環象徵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以紫銅物料鍛造再經氧化處理的碑頂甚具象徵意義,表達國家對香港回歸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金紫荊廣場的看點之一為每天早上八點和下午六點特區政府的警察儀仗隊會在此舉行升降國旗和區旗的儀式。在一些重大的節慶日子,如香港回歸紀念日和中國國慶,特區政府的主要官員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機構及各界代表還會聚集在這裡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金紫荊廣場象徵香港回歸走向新的發展征程,也寓意國家對香港繁榮昌盛的祝福。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香港會展中心的新冀海旁的博覽海濱花園內

開放時間:全天


青馬大橋

青馬大橋於1997年香港回歸前落成通車,是當年香港為配合新機場落成而興建的十個基礎設施工程之一。是連接葵青區青衣島與荃灣區馬灣島的主要通道,也是香港青嶼幹線道路的組成部分之一。

青馬大橋呈東北至西南方向,分別由水上主橋、南北引橋、兩座塔柱、及其各立交匝道組成。整座大橋設計靈活,採用公鐵兩用雙層鋼懸索橋,上下兩層互相變通,若發生強風或緊急事故時可隨時變動車道靈活通行,保持交通順暢。

青馬大橋總長度為二點一六公里,其中跨海部分有一點三七公里,造價總額達七十二億港幣,歷時五年完工,為當年香港的“十大核心工程之一”。大橋寬有四十二米,上層設雙向六車道,下層設一條雙向鐵路,建成時為全世界最長的公路鐵路兩用懸索橋。

同時青馬大橋中設置電器系統、避雷系統、供電系統、安全系統及監控系統,每個系統負責不同的安全規範,無論在自然災害避險、安全監控方面做好充分的防範措施,以確保青馬大橋的正常運作。

自2017年8月20日起,青嶼幹線實施雙向收費。由於其位於馬灣海峽之上,若遭遇暴風雨等惡劣天氣的情況,青馬大橋會臨時關閉,禁止車輛通行。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連接葵青區青衣島與荃灣區馬灣島的主要通道

開放時間: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