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築與地標

西安鐘樓

西安鐘樓為西安標誌性的建築物,位於西安古城的中心,其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坐落於今天的廣濟街口,後於萬曆十年(1582)搬遷至如今的地址。明代城市格局中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均於此相交,建設原意是作報時、報警及軍事之用。西安鐘樓是目前中國存留下來體積最大,保養最完整的鐘樓式建築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鐘樓佔地面積一千三百七十餘平方米,總高度為三十六米,其中用青磚鋪砌而成的方形基座高約八點六米,四周寬度為三十五點五米,基座四周牆身各有高約六米的門洞,為古時繁忙的交通要道,可通車通人,打通鐘樓四周的東西南北大街。仰望基座以上的城樓,為兩層磚木結構的明代建築,分最高處為金色大寶頂,青色琉璃瓦房頂為四角攢尖頂,呈飛簷狀,承托房檐的樑枋有精緻的彩繪圖案,以紅色大斗栱支撐,四周有寬大的迴廊。整座建築看上去氣勢莊嚴雄偉。

現在鐘樓基座的門洞已被封閉,現在遊客要想進入西安鐘樓參觀,必須通過地下專設的人行通道進入,樓內設有“走進西安鐘鼓樓”的展覽,通過大量圖片史料介紹西安鐘鼓樓的歷史,樓內西北角還掛有仿製的唐代名鐘“景雲鍾”,原物為國寶級文物,現收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為延續西安“晨鐘暮鼓”的傳統,鐘樓上的“景雲鍾”每逢節慶都會敲響,有祝福人民,祈求世界和平之意。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陝西省西安碑林區東南西北大街交匯處

開放時間:8:30-21:30


西安古城牆

西安古城牆位於現在西安的中心城區,是西安古城的明代城牆遺址,現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西安古城牆建於明代初期,為唐代長安城牆基礎上修築起來的防禦工事設施。城墻經多次整修擴建,現今的城牆全長十三多公里,為閉合長方形狀,城牆高度為十二米,橫切面呈梯形,上寬為十二至十四米,底寬約十五到十八米。古城牆最初建有四道分別名為長樂、安定、永寧、安遠的城門,城門均設三重大門,分別是閘樓、箭樓和正樓;在箭樓和正樓之間還設有名為甕城的區域,古時是屯兵備戰的地方。鐘樓的頂端採用古代建築常用的三重四面攢尖頂結構,其上有一顆“金頂”,表面為真金鉑材質,內裡則是木製。屋簷上有一圈深綠琉璃瓦,鐘樓內部雕刻精美、繪圖艷麗、流光溢彩。古城牆外挖有寬二十米,深十米的護城河圍繞,形成一道非常完善且精密的古代軍事防衛體系。

古城牆在民國時期和解放後,因交通和防空的需要,加建和修葺城門十二座。而古城牆圍起來的區域即西安的古城區,面積約為十一平方公里。如今國內現存鐘樓當中,跨越了數百年曆史的西安鐘樓建築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保存情況最為完整,不論是從建築學或者歷史古蹟,抑或是從藝術價值等方面考慮,西安鐘樓在全國同類建築中都堪稱首屈一指。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西安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域,橫跨碑林區、新城區、蓮湖區三區。

開放時間:

南門(全年8:00—22:00)

含光門(全年8:00—17:30)

其餘門點(4月1日—4月30日,8:00—18:00;5月1日—10月31日,8:00—19: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00—18:00)

南門表演:南門仿古開城儀式(每天9:30南門吊橋廣場),武士軍陣表演(每天上午10:30、下午16:30南門甕城)。


唐乾陵

乾陵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的梁山,乾陵為帝王合葬陵墓,墓主為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武則天。以山為陵建造的乾陵為當今保存最完整的唐代皇陵,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陵區仿長安城建制,陵園有內外兩重城牆,其中內城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城牆長1583米,西城牆長1438米,內城總面積達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 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在乾陵司馬道東側立有無字碑,而西側則有述聖記碑,為乾陵最著名的兩塊石碑;司馬道兩旁樹立著華表柱、石馬、石獅子、六十一蕃臣像還有刻工精細、神態栩栩如生的神獸造型上百件。

乾陵與其他唐代帝王陵墓相比還有一處與眾不同之處——陵中建有雙重城垣,內側城垣代表京都長安的皇城,外側城垣則像徵其他官員和普通百姓居住的外郭城,體現出唐代都城的總體面貌。唐乾陵共有陪葬墓穴十七座,歷史上出土過大量的金銀寶器,青銅鐵器、陶瓷石刻書畫等珍貴文物,在六七十年代在皇陵五個陪葬墓的考古發現中,還發現有六百多件的出土文物,有唐三彩男女立俑、三彩馬、綠釉花盆等,部分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

開放時間:

旺季3月-11月份:開放時間8:00-18:00,節假日照常。

淡季12月–次年2月份:開放時間8:30-17:30,節假日照常。


西安大清真寺

據記載,西安清真大寺始建於742年,此後歷代修護保存至今。與很多近現代修建的清真寺不同,這一古老的清真寺依然保持了中國古代清真寺的建築風格,即單體建築採用了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的形式和風格,但整體的建築佈局和清真寺的朝向則採用的是伊斯蘭清真寺的建築方式,將中西方建築元素融於一身。這種建築方式,還可以在目前已經為數不多的,有著悠久歷史,但未經近現代重建的清真寺中看到。

清真寺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寺中矗立著一座修建於17世紀初的大牌坊,牌坊高度為9米,為木結構,頂上覆有琉璃瓦,樑柱均雕刻精美,總體外貌恢宏大氣、雄偉挺拔。俯瞰全寺,形狀近似於正方形,寺院中有四進院落:第一進院經過掛有“清真寺”牌匾的五間樓,便可見院內一座建於十七世紀的巨型紅色木結構牌坊,牌坊頂部以青琉璃瓦作頂,簷下的磚雕斗拱等建築部件做工精細,室內還擺放著明清古董家具;第二進院裡則有一座石牌坊,掛有“天監在茲”牌匾,刻有宋明兩代書法家米笥和董其昌真蹟的石碑就安放在此;三進院入口則有敕賜殿,殿內的石碑鐫刻著阿拉伯語、波斯語及漢語寫成的碑文;四進院來到大清真寺的正殿,殿內各式伊斯蘭教風格的壁畫、蔓草花紋裝飾及阿拉伯語雕刻碑文和中國明清傳統建築風格交織,為兩種文化交融的結晶。

走出清真寺,由於這一帶是回民聚集區,所以到處可見誘人的回民小吃,靜糕、泡饃小炒等等。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北院門化覺巷30號

開放時間:08:00-21:00 (1月1日-12月31日 週一至週日)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是西安雁塔區大慈恩古寺的標誌,因此又被喚作“慈恩寺塔”,始建於唐代,為中國著名佛教塔式建築。其歷史可追溯至唐代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師通過絲綢之路西行前往天竺,取回佛教經文、佛像、舍利等等,為供奉這些佛教寶物,他在長安慈恩寺當中修建五層高的大雁塔,歷時兩年才完工,而後又加建到九層,之後經過數次修繕,最終定型為現時總高度為六十五米的七層塔身。

大雁塔為方錐形閣樓式磚塔建築,由高約四米的塔石基座及主塔組成。塔底部寬約四十八米,呈逐層向上收窄形態。七層高的大雁塔為仿木結構,每層四面均設有一券門,進門為開間,數目並隨樓層增高有所遞減,一至二層開間數目為九,三至四層為七,五至八層各有五間。遊客可從塔內的小樓梯登上大雁塔頂層,俯瞰西安古城的全貌。

大雁塔整體莊嚴樸實但不失氣概,塔內擁有珍貴的佛教珍品:第二層塔室供奉有被稱為“定塔之寶”的鎏金佛祖銅像;三層塔室有一佛舍利塔,裡面裝有兩顆珍貴的佛舍利子;而四層塔室供奉的是珍貴的貝葉經,為古印度的僧人把經文抄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真跡,在僅四十厘米乘七厘米的樹葉上精細的梵文經文,十分罕有。塔身造型古樸,雄偉挺拔。在唐朝時,大雁塔為都城長安城的地標建築,今天它也仍然是西安市的一大代表,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詳情,請瀏覽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雁塔南路附近

開放時間:

旺季:8:00—18:30

淡季:8:00—18:00